这12年来,每一个从曲大毕业的学生,我都看过他们的名字。
我在毕业证上签字的时候,有很多重名的孩子,会让我回忆起他们的师兄和师姐。因为他们的师兄和师姐都很优秀,优秀到哪怕过去很多年,我都能想起他们的样子。但是同时让我遗憾的是,许多孩子虽然入学的时候也同样优秀,但是他们在学校里度过四年的时间后,最后留给我的印象,却仍然只有那个名字,而且还是托他们师兄和师姐的福。
我当校长12年,新生入学典礼用的讲话稿,换了5次,前三年,也就是86、87、88年,这三年的新生,我对他们寄予了非常大的厚望,我当时以为他们中的每一个人,将来都会成为祖国的栋梁,当然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后来确实都成才了。12年过去,有些人已经是他们行业的中坚力量,而他们的人生,才不过刚刚开始,我很欣慰。
但还有领一小部分同学,他们让我失望了。我的失望,不在于他们毕业后有没有取得多大的成绩,而是心痛于他们在读大学期间,就放弃了对自己的严格要求。
所以从89年开始,我的新生入学典礼讲话,就不再那么乐观。我开始让入学的同学们保持警惕,警惕什么呢?警惕所有人生的不如意。
你们通过高考,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考入曲江大学,是一段奋斗的结果,也是另一端奋斗的起点,但唯独不能看作是一个终点。人生真正的终点,永远只有一个,而且你们都知道是哪一个,在那之前,人生没有终点。
大自然是很残酷的,社会也同样并不温暖。十万年前人类为了生存和繁衍而挣扎,今天我们同样也面临这样的挑战,只不过依托于一代又一代人的积累,我们挣扎得不那么痛苦了。而且如果把历史的观察范围再拉近一些,拉近到我们中国的近现代,就在短短几十年前,你们的祖辈,也活得非常辛苦和挣扎。这种挣扎,往大了说,是历史环境造成的,往小了说,你们以为人与人之间的竞争就不存在了吗?
所以我们的历史告诉我们一个很简单的道理,不论在什么样的环境下,人与人之间的竞争,都是永恒的主题,当然人与人之间的合作,也是永恒的。
那么我说这个话,是什么意思呢?意思很简单,就是有竞争,就一定有输赢。人的一生,不可能永远是赢家,你越努力,碰到的人就越厉害,在竞争中失败的概率也就越大。
所以我最近两年,听不少同学跟我说,他们明明已经很努力了,但依然竞争不过别人,他们觉得自己的努力失去了价值,于是他们就放弃了,就得过且过了。这让我觉得,是不是我们的教育中,有什么地方疏漏了。是不是我们没把一些基本的道理,跟那些从小到大,在他们村里、乡里、县里甚至市里、省里都没遇上过对手的孩子讲清楚,以至于让他们误解了人生和社会本来的面貌。我想了想,我觉得这个问题的答案是肯定的。
确实是我们没把话讲清楚。
什么话呢?就是一个人,一辈子不可能永远顺风顺水。一个人必须永远保持警惕,警惕被人超越,警惕跟不上同行者的步伐,警惕自己失去这样的警惕心。这种警惕心,不能保证你每次都赢,但是却能保证你在某个阶段失败后,依然保持着在竞争中获胜的希望。哪怕屡战屡败,也要鼓起干劲,屡败屡战。只有这样,你才不会落后太远。而我相信,天道必然酬勤。凡事念念不忘,必有回响。一个人永远不放弃希望和奋斗的人,他就永远不是真正地失败了。
在这里我尤其要叮嘱那些基础较为一般的孩子,我们曲大虽然招生分数线没另外一些学校那么高,但是我们学校同样汇聚了大量的国内最顶尖的英才,在这个环境下,你们跟这些天赋异禀的同学相比,或许是存在起点上的差距的,但你们跟全国90%以上的本科生相比,却是不折不扣的成功者。所以你们一定要保持住这股优秀者的心气,哪怕奖学金拿不到最高等的,次一等的,再次一等的,也完全可以争取。
哪怕连最次一等的都拿不到,那我们跟自己较一较劲,每门考试多拿几分,每年让自己的平均绩点上升一点点,给自己定个力所能及的,挑战自己能力极限的目标行不行?只要你们能咬住牙,四年之后进入社会,你们绝不会比任何一个人差。为什么?因为这四年你不但学到了知识,还提高了自己最核心的生存能力。
这个生存能力,就叫不放弃。
人的一生,永远是十有**不如意,只有在不如意的环境下,依然能坚持,能奋斗,这样的能力,才是保证一个人能顺利走完一生的最关键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