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中最打动我的是钱学森和蒋英的目光,钱学森目光坚毅如炬,蒋英目光清澈明亮,两人目光对接,于是此时无声胜有声,爱意、科学、音乐交相汇聚和冲撞,这一束束目光终于穿透苦难的生命莽原,终于刺破无垠的生命长空,而消融于沉沉的暮霭和低垂的夜幕,这种有重量的保鲜保真的目光给我以灼烫感和压迫感。”
“演技精湛的徐乾在剧中或睿智大气、锋芒毕露,或端庄儒雅、彬彬有礼,表演极具张力而不乏幽默,近乎完美地展现了中国知识分子的人格魅力。”
“片尾老年钱学森对蒋英说:“如果你不是嫁给我,你会成为我们国家最好的女高音歌唱家。”蒋却回道:“但是我想说这个国家可以没有像蒋英那样的歌唱家,但是不能缺少像钱学森那样的科学家,我愿意为此作出牺牲,这不是遗憾,这叫光荣。”
“我想,这生活化正是本片的最大优点,主旋律电影通常来讲都是所谓“高大全”的英雄人物形象,可是本片却力求避免这一点,摆脱人物传记电影常有枯燥、平铺直叙的套路。这样更能吸引观众,因为脱离实际的电影看上去太假,钱老是个有血有肉的科学家,本片徐乾塑造的钱老很成功。”
“一部优秀的人物传记电影应该是每个年龄阶段的人一面镜子,像我们这些青年,可以从片中学习对祖国的热爱、对知识的渴望、对爱情的忠诚、对苦难的蔑视和对团队的信任,蒋英善解人意,甘于牺牲职业生涯,相夫教子……我是应该重新审视一下自己的价值所在了。”
“如果有一天,原子弹投到中国人的头上,我会后悔的”,“不要服我,要服科学”,“我曾经发誓,要用我的学识改变中国人的命运”,“手上没有剑和有剑不用不是一回事”,这些经典台词都展现了钱老“表里俱澄澈,肝胆皆冰雪”的赤子情怀。
“那一代人虽然在体制内,但都是有坚定信仰的人,所以众人智慧互补互进,创造了一系列科学奇迹,这些奇迹恰恰是对美国人提出的“一个接触的航空科学家回到农耕社会,能干些什么”的有力回击。”
让徐乾有些诧异的是还有很多人喜欢高远的情节。
“一开始高远拉闸的时候我还希望只是一次普通事故,然而他站在那清洗的时候,血渗出了口罩的时候我心里一凉,这是必死了。
60年代的高材生,但凡活到现在最低都是教授起步,就这么默默无闻的燃烧了自己,在公交车上遇到恋人也不能相认。
我们都知道国家为研发原子弹付出了很多,高远这样献出自己生命的也不在少数,从高远的角度来说,他爱着方敏,也爱祖国,然而方敏可以没有他,但没有千千万万个高远,我们的祖国无法强大。
向所有为中国强大的而努力的人们致敬,祖国永远不会忘记你们。”
有专业影评人分析高远那段情节。
“徐乾他太会拍了。”
“第一,他总会藏着各种细节去推动故事发展,让剧情合理起来。
比如高远遭到辐射后对主任说,用排除法,如果这种情况失败了,那么另一种情况就是对的。
简简单单一句话,就与后文主任让他关注这两天街上的动静密切联系了。
而也正是这么简简单单一句话,其中又暗暗透露出,从高远遭到辐射,到原子弹爆炸成功,这段时间并不会太长。
而后文女主与高远的相遇,看似偶然,其实又在高远的解释之中包含着必然的成分,“之后但凡我路过这里,我就会坐这辆车。”
所以看似跟狗血偶像片强行相遇差不多的桥段,在这里却显得合理了许多。”
“很多人都在吹女主和男主坐在车上最后一排时,一个长镜头所表现出来的演技。但其实我更想吹徐乾的设计安排,因为我二刷时着重关注了人物背后车窗外面发生的事情。
徐乾很好的利用了这样一个车窗,一开始都很平常的燕京街头,慢慢有人在奔跑,慢慢有人举起了红旗,慢慢有一辆部队的车子映入眼帘,几个士兵正在往上搬鼓。
这其实就是一个双线叙事,一方面是女主和高远通过对话展露过去两人之间的事情,另一方面通过车窗外景物的转换表现出原子弹爆炸成功消息的传出。
所以才有了后来车子停下,大街上一下子多了很多游行欢庆的人。”
………………
《钱学森》这部电影广受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