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家里穷,父母每天都忙着工作赚钱和照顾她和哥哥,家里还算太平。
莫垚八岁开始,妈妈陶美枝停薪留职,和莫垚爸爸莫建国一起经营小卖店,生意还算红火,家里也跟着火光冲天。
陶美枝停薪留职以后,莫建国便不用每天都守在小卖店里,压抑了十几年,终于有机会释放了,从此便开启吃吃喝喝的人生新篇章。
莫建国酗酒的过程是呈渐强趋势的,但“渐”的速度有点儿快。从偶尔小酌到天天断片用了半年,从天天断片到脑血栓用了不到十年。
莫建国心里有委屈,有不甘,有无奈,所有的情绪都经过酒精的加工再一股脑儿扔给陶美枝和假装睡着的莫垚。
无数个夜里,莫垚都知道陶美枝躲进自己和哥哥莫聪的房间,反锁房门,依在莫垚的床边,偷偷地哭到睡着,又趁着莫垚和莫聪睡醒前离开。
莫垚十岁那年,和莫建国发生了第一次正面冲突。原因是有一次莫建国酒后碰巧看见了莫垚的日记,日记里写着“是不是死了就不用再听爸妈吵架了?”
莫建国指着莫垚的鼻子骂道:“我供你吃供你喝,年纪轻轻就要死要活的,你tm现在就去死啊!”
“你让我去死,当初为什么生我?生我就是为了让我长大以后照顾我哥是吗?”莫垚哭着吼道,对,那年她只有十岁。
陶美枝怕莫建国对女儿动手,一把把莫垚拉到身后,对莫建国说:“你别对着孩子发疯!”
说完,陶美枝又把自己和两个孩子反锁在了房间里。
陶美枝对莫建国是畏惧的。莫建国喝多以后,经常那着剪刀对着陶美枝,扬言要捅死她。在莫建国的逻辑里,因为陶美枝第一胎生了个弱智,第二胎生了个丫头片子,断了老莫家他这支的后,所以陶美枝是个罪人。
莫垚不止一次劝陶美枝离婚,但陶美枝坚决不离。原因是陶美枝的父母在她小时候离了婚,她后妈对她非打即骂。她担心,一旦离了婚,不管哪个孩子跟了莫建国,都少不了要吃苦。现在的日子也不是过不下去,至少,莫建国不喝酒的时候,对两个孩子还是不错的。
陶美枝本以为,莫垚会因为家里的情况,变成一个内向不善交际的人。出乎意料的是,从莫垚上中学开始,她便长成了一个开朗、自信的女孩,不但成绩好,老师同学也都很喜欢她,这让陶美枝安心不少。
然而,这对莫垚而言,不过是在演戏罢了,演一个其他人眼里的“别人家的孩子”。从小细腻敏感的她,太知道怎么让陶美枝安心了,她也是太心疼自己的妈妈了。
莫建国得脑血栓住院是在莫垚高考前半个月。因为莫聪身边离不开人,莫垚就请了假去医院照顾莫建国。莫建国在医院里很安静,因为血栓压迫神经,莫建国谁都不认不出来了。看在躺在病床上的莫建国,莫垚一点不觉得心痛和难过,反而觉得是一种解脱。
十天后,莫建国拄着拐棍儿哆哆嗦嗦地出院了。
莫垚高考,莫建国嘴里含糊着呜啦了半天,莫垚才听明白莫建国要送自己去考场。
就这样,莫垚在考场考试,莫建国拄着拐杖在外面等着。这是莫垚理解不了的父爱。
高考结束,莫垚发挥的不算好,但也超过重本线50多分。
填志愿的时候,莫垚随便挑了几个离家远的学校。她以为离得够远,就可以逃离那个可怕的家。
本以为上了大学,可以谈一场甜甜的恋爱来抚平那颗布满伤痕又冰凉刺骨的心,却不曾想到,真情换来的是刺骨的痛。
毕业以后,以为认真工作就会得到相应的回报,然而生活又给莫垚上了一课,让她差点锒铛入狱。
莫建国病逝,陶美枝退休,莫垚嫁给了心理医生徐佩新,以为美好的生活终于来了的时候,哥哥莫聪意外坠楼身亡,陶美枝心脏病突发猝死。
莫垚一直以为徐佩新是照亮自己生命的一道光,却没曾想,这道光不止照亮自己,也可以照亮别人,是的,徐佩新出轨了。
莫垚没哭没闹,和徐佩新离了婚,辞掉了工作,写下了最后一封信,躺在了床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