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曹云向一号服务员要了一壶咖啡,他喜欢黑咖啡。纯粹是黑咖啡的哲理优点之一,从实际来说,黑咖啡具有回甘的功能。喝时候是苦的,吞下去是苦的,但是留下了香味还有回甘带来满口生津,让人回味无穷。
曹云不喝酒的原因并不是警察大学培养出来的,也不是因为他不会喝酒。相反,在大院长大的他,和小伙伴们在十岁就开始偷偷喝酒。曹云不喝酒的原因有两点,第一点,酒不好喝。第二点,喝酒之后问题太多,不说喝酒当时的情况,酒后各种并发症让他都非常难受。口干舌燥,头痛,睡眠质量低。因此曹云在十六岁后再也没有喝过酒。
有人说,既然是因为这两个原因,可以适当的少喝一点。不,在人际交往中,只有喝和不喝,没有喝多喝少这个道理。你不和所有人喝酒,你不喝酒,大家不会对你有意见。你和A喝,不和B喝,那B自然就有意见。
这应该是曹云少年时期自己体会出来的第二个哲理。第一个自己的哲理是曹云十岁高烧,请假三天没去学校,第四天去学校后,他领悟到了这个哲理:没有人是不可或缺的。
这就是本身存在矛盾体的曹云,因为家庭原因造就了老成和城府,又因为年纪轻轻,内心隐藏着热血和不羁。穷人的孩子早当家的原因是他知道需要看大人的脸色,实际上没有一个小孩会完全因为懂事的原因而全心全意为家庭做贡献。
这个矛盾就让曹云很抓狂了,曹云在警察大学时候成为优等生,并且被多位老教授看好,最大原因就是他有天赋,并且肯努力。如果说之前的资料还模模糊糊的话,法庭补充的资料就非常清楚了,基本确定了影后之死案的元凶。
作为一位有城府的人,闷声发财才是应该做的。但是作为一名年轻人,正确答案憋在心中是非常难受的。并且还要承受别人说出正确答案,如同被抢夺了胜果一般的难受。
不过……
资料中还有一些细节很模糊,就案子本身来说,这个案子是挺有意思的。曹云专心的开始分析案情,资料。他发现烈焰法庭很会玩,会在一些说明前加上可能,推测的词语,表明这些说明是不可信的。如果忽视了这些,一切就变了。
曹云喝着冷咖啡,将文本资料中带有可能,大概,推测之类的说明全部找出来,然后把这些线索全部去掉,再看资料,曹云惊讶发现另外一个世界。
烈焰法庭并不想直接弄死元凶,而是要通过五名司法人员制造一起冤假错案。
为什么?
为什么?
曹云想出答案后惊出一身冷汗,谁制造了冤假错案,那谁就会成为东唐烈焰法庭的第二起审理案的被告。作为知名的司法工作者错误推测导致了冤假错案的发生,导致某人被灭门,另外四人没有提出反对和反驳意见,这本身就是一个大新闻。或者烈焰法庭第二起审理案件主被告一人,副被告会有四人。因为四人认同了主被告的意见,导致惨案的发生。
难怪,难怪,难怪要把40%责任的人命数量调整到低位,调整的一方面原因前面说过了,还有一方面的原因是为了这个目的做铺垫。
元凶竟然不是他,而是他,曹云万般庆幸自己没有把自己认为元凶的名字告诉司马落。现在希望有侦探基因的越三尺能力挽狂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