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畿的水灾在入冬之后算是过去了,可又迎来了雪灾,还没从水灾中缓过气来的百姓,面对雪灾是措手不及,短短两日,冻死百姓无数,比起锦东的百年寒潮有过而无不及。
天灾**,将皇帝的威信摧毁所剩无几了。
哪怕后宫又传来了喜讯,刚刚入宫没多久的贤妃有喜了,这位贤妃与先前那些出身不高的妃嫔不一样,她乃丞相的族中侄孙女,虽说不是长房嫡出的,但到底是出身名门了,一入宫便是妃位。
在齐王爆出了皇帝的丑闻之后,皇帝迎了丞相的侄孙女入宫为妃,目的显而易见了,也因为此举,朝堂在短暂的动荡之后,很快便稳定下来了,如今又传出喜讯,齐王的那些所谓的丑闻自然也就不攻而破了。
先前那些后宫妃嫔出身低微,皇帝想如何便如何,可如今的贤妃出自丞相一族,还是在这种情况下进宫的,皇帝哪怕真不在乎给自己戴绿帽子,可能瞒得过丞相?在这时候对贤妃下手,无疑是告诉丞相齐王所说的是真的!
皇帝会这般愚蠢吗?
还是不要脸面了?
哪怕需要丞相的支持,也不至于这般不要脸面到这个地步吧?
贤妃传出喜讯之后,丞相夫人还专门进了宫,出来的时候,红光满面的,转日便召开宴会,在宴会上,当众怒骂了齐王狼子野心龌龊无耻,人人得而诛之!
这就更加证明了那些关于皇帝不能生的传闻全是齐王为了谋逆找的借口!
然而,哪怕有了丞相一家的支持和证明,也还是有些人不愿意放过这个机会,宗亲当中不是每一个人都和康王府一样脑子清醒的,尤其是在齐王和燕王都谋逆了,各地更是天灾频频,这分明是在说皇帝德不配位!
既然如此,怎么就不能让人取而代之了?
丞相一家算什么东西?他们说的就是真的吗?齐王说的怎么就是假的呢?丞相那老东西分明是和皇帝沆瀣一气,企图瞒天过海,不然皇帝要证明自己能生,纳妃怎么就偏偏纳了他丞相家的?京城名门望族那么多,怎么就偏偏挑了他家的?
丞相一家得皇帝宠信?
笑话!
头两年皇帝是对大家都很不错的,可等他坐稳了皇位之后,尤其是这两年,不都是在一批一批地清理那些倚老卖老的吗?连向来是宗亲领头羊的康王府也都被他给打压的连门都不出了,丞相算个什么东西?若不是他老子老丞相当年对皇帝夺位有过那么一丝帮忙,他能有本事接他老子的班?老丞相死了之后,丞相府早就没落了,若非发生了齐王与燕王之乱,丞相府早被皇帝给收拾了!
所以,丞相府的人嘴里说出来的话,每一个字能信的!
就算是真的,也必须变成假的!
那是皇位,自古以来,多少人梦寐以求的皇位!天底下所有男人没有一个不想要的位子,更何况是皇族的男人?
贤妃有喜了又如何?别说还没生下来,就算生下来,皇帝拿什么证明孩子是他的?哪怕是长的像也证明不了就是他的种!
皇贵太妃不也说过,她发现皇帝的秘密之时,皇帝身边有个与他长得极为相似的替身吗?那替身做太监打扮藏在后宫当中,是用来做什么用的,不必说也知道了,所以,就算贤妃生出来的和皇帝长得相似,也说明不了什么!
总而言之,皇帝若是继续坐在皇位上,皇族的血脉便永远也干净不了,大殷的江山很有可能就要传到野种手里了!
殷氏皇族哪里能忍?!
于是,冬至太庙祭天这一日,以忠郡王为首的一应宗亲对皇帝发起了准备已久的逼宫,欲将皇帝一举拉下马,将忠王送上皇位。
忠郡王这一脉,也曾参与了皇位争夺,落败之后新帝仁德,没抄家砍头,只是将爵位由王爵降为了郡王爵,此后,忠王后代子孙便龟缩人后,战战兢兢地在新帝跟前讨生活,直至新帝驾崩,新一任的皇帝继位,才算是真正地熬过了夺位失败的后遗症,只是,曾经有机会染指过皇位的人,哪怕只是其后代子孙,岂会那般轻易放下执念?每一人的忠郡王在临终之前,最大的遗憾便是没能抢回那个位置,留给子孙的,也都是这个要命的执念。
现任忠郡王才到而立之年,正是最年富力强的时候,而三代的积累,也让他有了一争而全先祖心愿的底气。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