吊胃口还是非常擅长,要不然也不会走到今天这一步。
明明已经超过了5分钟时间,但女主持人并没有放过张楚的意思,这种大咖当然能留就多留一点,难道指望其余媒体都认不出的作家来吸引关注?
“那我们再问最后一个问题,张楚老师最近除了《明朝那些事儿》之外还有在构思新书吗?”
张楚并没有被牵进去,一旦回答有之后就得面临一系列的追问。
于是他很诚实地回应道:“没有,最近写《明朝那些事儿》已经绞尽脑汁,暂时无力思考新书。”
“那预祝张楚老师在今晚的作家年会上多多斩获。”
“谢谢,谢谢大家!”
微微鞠躬感谢众人之后,张楚就快速在签名墙上面留下自己的名字,然后闪到了室内。
从寒冷室外来到暖意十足的室内,整个人都有种舒坦的感觉,他整理了一下领带,将手机从裤兜里面拿出来,直接给周康发了条信息。
“周叔!我刚刚在走红毯的时候突然想到了新书大概要写什么类型的书了,科幻烧脑类型最佳。”
这还真是要出去多走走。
既然是要让BBC来录制纪录片,那肯定得是外国人跟中国人都能看明白的书才对,那么科幻其实就是最好的选择!
科幻固然在国内算是小众,但其实读者们阅读起来其实没有什么障碍,只要别大段大段全是理论或者专业知识就行,也就是俗称的软科幻。
科幻类型的作品在全球都算是能接受,而光有科幻还不够,还得让读者们跟书评人们能够讨论起来,最好是像《少年派》那种会被各种解读。
只有大家都参与到讨论之中,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那样纪录片呈现出来才比较好看。
想要达到这个目的,那就必须增加烧脑元素!
虽然只不过是灵光一闪,但认真考虑考虑却的确很适合。
周康作为经纪人其实算是给张楚打工的,在大多数时候都不会反驳老板的决定,尤其是在这个讲究创意的行业内。
跟其余工作不同,写书真的就只能靠作家自己。
既然张楚自己都觉得科幻烧脑类型不错,那他自然而然的回复道:“行,跟着你自己的感觉走,我已经跟伊曼纽尔先生联系上了,只要你的作品类型敲定下来,他就会代表我们跟BBC纪录片频道交涉。BBC那边应该会对这个项目大开绿灯,最快可能在元旦节的时候就派人过来。”
“随便吧,到时候我跟摄像师好好交代,追求真实也不是什么场景都拍摄。”
张楚其实没有什么见不得人的东西,他只不过在想到时候自己身边长期跟着一个摄像机团队,估计朋友们、学校师生们都会有些不习惯。
到时候翰林文化传媒应该要跟这些常去的机构申请拍摄许可才行,不然很有可能不允许摄像。
虽说类型选好了,可到底写什么还没确定下来。
现在并不是想这个的最佳时机,张楚拍了拍脸让自己精神点,昂首阔步来到大厅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