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美美却不一样,知道有这个政策,立刻就主动申请了,宁可让同学们骂她是落后分子。
兴许是姜抗抗的遭遇打击了她的积极性,也许是这个时候,大家已经没有了当初姜抗抗那样的,志在四方的激情。更多的,恐怕是和姚远朝夕相处,受了姚远务实的实用主义的影响。
美美很早就属于学校里的落后分子,基本不参加同学们组织的任何活动。在别人眼里,美美是过于老实了。可是,在姚远看来,这孩子心很重,脑子里想什么东西,是很难猜到的。
姜美美毕业了,就很少出门,也很少说话,脸上有笑容的时候也很少。她一定是在为自己的前途担忧。
这个时候,学生高中毕业了,只有两条路好选择,插队,或者是设法留在城里,然后等待分配工作。
插队,姜美美已经拒绝了。留下来,恐怕也是无奈的选择。她肯跟着姚远认真学习课本上的知识,就说明她心里还是有更高的理想的。
可是,在这个年代,你有再多的理想,也没有用处。
大学都是参加工作以后,厂里推荐的。没有凭着刻苦学习,成绩优秀就可以上大学这一说。
而厂里推荐的名额,就不是一般老百姓可以奢望的了。就是像邵玲那样的干部子弟,都很难获得这样的机会。
邵玲也不愿意扫一辈子大街,特别是随着年龄的逐年增大,关于个人前途的忧虑,也在一天天加剧。
姚远不愿意让别人知道他不傻,在外面说话依旧结巴,和邵玲也是这样。
所以,邵玲只知道他脑子开始慢慢好了,并不知道他已经和正常人一样,不结巴了,脑子更是聪明异常。
平时两个人在一起工作,多是邵玲说话,姚远只是听着,很少插嘴。他怕言多必失,说多了露馅。
大多数时候,邵玲等于是自言自语,也不需要姚远回答她什么。她性格内向,几乎没有朋友,姚远算她的朋友,也算她的倾诉对象。
她知道姚远结巴,脑子不怎么好,就不怕他把自己说的东西传出去,什么都会和姚远说,也包括关于对自己前途的担忧。
一般这时候,姚远会结巴着告诉她,不能放下知识,知识早晚有用。
姚远当然知道,再过五年,国家就会恢复高考。那时候,那些没有放弃知识的年轻人,将会首先成为国家的宠儿。
但这个事情,姚远肯定不敢说。只是一个劲跟邵玲重复:“知识……将来……一定……有用!知识……会……改变,命运!”
邵玲有时候会笑他,但有时候也觉得他说的有道理。姚远的话,也最终成为鼓励着她学习,没有最终放弃知识的一个提醒。
因为在那个毫无希望的年代,学习,恐怕是唯一处于黑暗中的希望了,虽然希望不大,但聊胜于无。
目前的姜美美,心里的想法,恐怕和邵玲是一样的。她最好的归宿,就是进工厂当一名工人,然后像她妈那样,嫁人、生孩子,终老一生。
这是她不愿重复的老路。
抗抗待业在家,虽然可以自食其力,甚至有时候挣的比别人都多,生活的更好。
可是,在姜美美看来,那不是长久之计。没有单位,虽然不影响粮食票据发放,可是生病住院,就得自己掏钱。而且,老了也不能退休,没有地方领退休金。老了,做不动了,怎么办?还真不如当工人,哪怕像她妈一样,在家属小厂里干呢,收入少些,可是将来会有保障。
这就是姜美美看到的现实,毫无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