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者名叫奥斯汀-亨特,家里小有薄产,也是他想要出售股份,换取自家电子厂的配套升级。他是个生意人,踏入电影这一行,纯粹是投资行为。
后者叫查尔斯-迪格,从青年时期,就在影视行业混饭吃,做过小工、当过选角导演、场务和剧组管理也难不倒他,行业人脉还算不错,后来搭上亨特,搞了个小的影视公司,专门承包一些电视台的制作业务,帮他们拍摄影视剧。偶尔,也会自己独立制作,卖给电视台放映。
所以,他才是这家公司的真正管理者。
但此时此刻,他只觉得生气、窝火,他觉得亨特背叛了他们之间的情谊。
出售股份一事,亨特连跟他提前商量都没有,就往外面放话。
从根本上,都在无视他。
虽说,这家电影公司前期花费的资金,超过九成都是亨特支持。
“转让出售股份,为什么不跟我说?”查尔斯压下脾气,但还有些冷意。
“跟你说,你能拿出这笔钱?”亨特一脸无所谓的样子。
电影行业出乎意料的水深,七八年过去了,还是赚不到大钱,亨特早已失去了耐心。
在他来看,趁现在回到自己更为熟悉的电子制造业,肯定更为稳妥。
至于钱吗,查尔斯当然拿不出。
这么些年,盈利虽然一直在增长,但刨除开支、人员工资,年利润也就在三四千万上下。
还要跟亨特分润一些,还要投资一些,自己也需要维持个人的生活,房子、车子什么的,手里存款能有个两千万也就是极限,就算加上不动产,估计也就是一亿。连一半都达不到。
两人冷谈的说了几句话,亨特就又邀请约翰逊带来的谈判团队见面去了。
留下查尔斯在办公室里狠狠的把笔记本摔在桌上。
他的确非常不爽。不仅是被无视。
亨特在的时候,压根就很少过问公司的经营,只是一直盯着财务。
这种大权在握的情况,很可能以后就不复存在。来了个真正的懂行的人插手,又怎能不让查尔斯愤怒。
维什影业是靠电视剧起家的,在公司,也是因为他一直固守这一块区域。
至于电影,乃至于发行渠道,都是亨特参考了一些人的意见,认为可以发展,才发展起来的。
现在不行,转头就想卖掉。
还说什么市场饱和度不够,开拓新的市场。
想想,都特么是借口。
查尔斯人到中年,但脾气却并不好。
且心里这种情绪也是基于一种很清醒的无奈。
亨特这家伙手里的股权是最多的。
可他又如此短视,只是把维什影业当做盈利的工具。
一旦没达到预期,立马转换阵营,简直就是猪队友。
这样一来,搞得查尔斯的威信也在整个电影公司不断下跌。
别说公司内部人心惶惶,就连他自己都稳不住,看不清前路。
只可惜,他虽然恼怒,但又不敢真的得罪亨特,说上几句气话,还是得跟人家走动,试图挽回一点东西。
这时,助理打内线电话进来,“总裁,有个萤火虫影业的莱曼先生来拜访你。”
“谁?”
“莱曼-拉斯特先生。”
“Fxx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