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曼构思的剧本创意自然是来自后世的那部韩国电影《釜山行》。
这片是2016的作品,上映首日便以87万多的观影人次刷新韩国影视首日的最高观影人次记录。
最终,市场累计1156万人次、931亿韩元成为韩国2016年年度最高票房记录的保持者。
此外,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放映亦有不俗之处。
港岛方面,票房总收6630多万港币,成为影史最卖座电影第16位、历来亚洲电影票房第一位。
湾省方面,票房总收3亿4千万台币,也是影史最卖座的韩国电影。
《釜山行》的最大出色之处,是设计了一个崩坏的、末日来临前的社会大环境下,对人性的着重挖掘。
人之所以为人,是出于对弱小者的庇护,对同类人的援手,对陌生人的信任,乃至对人类阴暗面的失望、以及一些人在危险面前的丑态,所有的所有构成了这部电影对人类本身的描绘面貌。
辛辣入喉的黑色讽刺更是此作的最大特色:政府的无能。明明有所预警,却选择隐瞒事实的真相,以免引起社会的恐慌,却恰恰是这种隐瞒,让事故的突然爆发,交通系统的瞬间瘫痪,最终才导致了一系列悲剧的发生。
社会问题与人性丑陋被一起摆在桌面上,呈现的那种意涵细腻,才是《釜山行》与其他丧尸电影最不同的一点。
令人称道的列车封闭空间设定,更是把丧尸的移动给予一种限制,也为电影里的幸存者与丧尸抗争的冲突性带来一种升华,这样的情节无疑会让故事来的更加真实可信,也让戏剧的突然冲突来的更符合情理。
对抗手段的设定也是一样,因为是火车上,大家都没有火力武器,不然发生在其他地方,说不定很多美国人从家里的弹药库拿出火力枪械,突突突就把丧尸干倒了。
这样扎实的基础设定,会让故事的走向带来更好的观感体验,也为后续的情节渲染气氛。
当然,这么多的好处现在都变成《纽约行》了。
也不知道韩国人以后还能不能拍出类似的佳作出来,不过,这关莱曼何事。
反正,在和埃里克-纽曼的商量下,这些情节的设计都成了《纽约行》的点子。
结局也是男主角舍身与丧尸跳下列车,得以保全女儿和一位孕妇的性命,最终顺利到达部队布防的包围圈。
“如果男主不死会不会好点,这样虐,真的好吗?”埃里克-纽曼记下情节后,忍不住问道。
“这样显得主题更加震撼,懂吗。他又不是白死,是为了自己的女儿。难道观众会因为这个责备什么吗?”
埃里克很想说是,但转念一想,这厮拍的电影,就没几个好结局,主角被虐更是家常便饭。如《活埋》的保罗直接死在地下,《狂怒》的主角团也是无一人幸存,到了《坏家伙》,也是死了好几个,主角还彻底的黑化,活成了他以前最不想活成的样子,又何尝不是一种折磨。
既然有过先例,莱曼又是金主爸爸,他也不好再说什么,虐就虐吧,反正他的任务是尽量把故事需要的剧情和台词对话填充好就行,该怎么拍,那是导演的事。
至于,一旁的扎导还沉浸在构思的剧情中,想着用怎样的镜头来表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