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还会每天在城堡里闲逛。
伴随着汉斯-季默的工作室为电影制作的一首轻松愉悦的吉他小调,日子一天天的过去。
全景、中景、远景、近景、短镜头......各种不同的摄影调度来展示这一切。
玛莎会因为许多奇怪的问题去问威尔,比如“威尼斯湖到底有没有水怪”;她还会推着威尔从坡上冲刺下来,体验速度带来的快感,她甚至鼓动威尔出去走走,到山下的小镇转转。不管如何,她总是陪着他。
两人之间虽从未表达过好感,但他们就像是一对真正的情侣,甜蜜的让观众沉浸在这场梦中无法自拔。
但,梦是会醒的。
威尔的生日宴会上,他第一次吐露了心声。
“我不希望你,错过别人能给你的一切。”
“更自私的说,我不希望有一天你看着我,感到哪怕一丝的后悔和怜悯。”
“我不能这样生活着,我做不到。”
贝拉看到这一幕,心里有了些不详的预感。
她怎么就忘了,这个导演可是拍出过《狂怒》、《坏家伙》、《活埋》这样不按常理出牌的人,他手下角色的归宿总是一言难尽,是个随时折磨观众情绪的恶劣家伙。
前面的美好似乎已经让人忘了威尔有过死志。
玛莎笨拙的安慰话语,以及威尔逐渐坚定的决心,让贝拉的胸口有些发闷。
虽然总是觉得爱情电影的创意严重不足,但日常温馨的画面,却是让她完全的沉醉了进去,也非常乐意看到威尔和玛莎有情人终成眷属,但似乎剧情的发展还在一步步偏差。
威尔是个看过广阔世界的人,体验过令人满足的美好人生,便也想让玛莎体验那样的幸福,因深知被困在轮椅上的痛苦,便不想把她困在身边。
那太自私了,人生不应该只有爱情。
我爱你,然后失去你。
我不后悔爱你,也坦然面对失去你。
如果能重来,我还是会爱你。
我喜欢你带给我的改变,一起讨论电影、书籍和世界,喜欢那些我们一起看过的所有风景。
我会记得你,那是痕迹的本身。
威尔太清醒了,这才是梦被亲手破碎的原因。
活着那么痛苦,痛苦到你就在我面前,也无法主动拥抱,那会是一件多么悲哀的事。
他明白他们之间的阻隔太多,爱,真的要在这种无力感中慢慢消磨的越来越少吗?
比起迷茫到根本肯定不了的未来,找不到希望的光芒,放手才是最好的选择。
人们期待爱情想得到想拥有,却有人在拥有过后失去,或许那不是失去而是长留,身为成熟的人,要学会尊重。
玛莎尊重威尔,他们的相遇变成了更好的自己。
贝拉是这样认为的。很现实。
那轻描淡写之中的冷酷与一个生命的消失几乎没有一个实质的镜头表达。
完完全全被压抑在玛莎那流着泪使劲微笑的镜头里,这一瞬间,仿佛感同身受般,贝拉的心里泛起了汹涌情绪——是茫然,是悲伤,还有什么呢?
她不知道。
她能理解,但她做不到。
或许她没有威尔那般无私,那封书信,到最后也是在安慰玛莎,“你变得更好,是我余生最大的成就,你一定要好好的。我会以另一种方式继续陪伴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