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最近打赏的书友们,特别是看到了还有人万赏...,啊,已经三百万字了,我是怎么坚持到现在的?大家还是别写网文了)
“让他们走的时候会说,他们看到的学到的,都只是国家给他们知识中的一小部分,更多的会陆续给他们送到家乡。用不着现在跟他们说个人享受有快乐,那样难免就有人想去试下。”
李一鸣叹了口气:“人都有好奇心,有些事不知道他不会去想,知道了就觉得不能白活,我喜欢单纯点的人。
深城这地方这几年变化很大,过来的人这么多,如果说把这里说得什么都好,那是非常危险的,因为这里好坏掺着,和我们原本的价值观都有冲突。”
“是啊,这里跟我们的目标差得太远了....”
周正默默盯着一根红布看着,那条红布移动上了天台,想着的时候,不自觉就按着口袋。
李一鸣似笑非笑地看着他,目光下移到口袋处。
“你是不是听到了?”周正拿出本子递给李一鸣。
“没有...但人的情绪从身体各个细节都看得出来。有没有生过气,发过火,拍没拍过桌子,跟没跟人对骂过,是被人骂还是单纯地患难,还有本子在口袋里总有个形状。你衣服都换了,外衣还拿着....”
李一鸣接过本子一边翻看一边嘴里说了一堆话,“因为金庸的事,他想说情?”
“怎么猜的?他没跟你讲。”
“他是文人,文人相轻也相惜,别人得意时相轻,落泊时相惜,不过这人写书把人家祖先写成这样,本身就没什么道德,还居然卖出那么多...而且知错不改,读者怨气很大,......”
李一鸣点点本子,“老卢在记这个的时候,笔迹显示他思考过程有点久。”
周正来了兴致,从笔迹能看出人的行为,这是很有意思的学问。
“其实从他知道我在香江这些事情之后,他应该就心情很复杂了。”李一鸣慢吞吞地说了句。
周正点点头,没错,毕竟卢平是从一开始就参与到了整个香江方面的工作,对下他是领导,对上他是谋士。
如果把李一鸣做的这些事看成是纠偏,那意味着他们前期工作处处都是错。
如果再按着李一鸣所强调的:领导责任最大,那这一溜的人身上都得背着三百斤的荆条。
“那日本血疑他没想法?”
“他有,但不多,这一条他想了很久。”
“他是怕你把他整死了,那边来个鱼死网破,你目标是什么?”
“其实也没什么,先让他赔别人的钱,然后把他的书回收,卖到海外去。”
李一鸣看了一会,把本子递回给周正,“香江文教界都要清理一遍,海外有他们的地方,但不要离这么近,让人看着烦。”
“卢呢?”
周正收进口袋:“要不要把他调走?”
其实下来之前就已经有了个基调,李一鸣如果去香江,那么周正就是主盯全局,着重是部队政务工作,而卢平可能会去盯着李一鸣分派的文化教育方面的事。
这是从两人的基本能力上考虑的。
只是现在,周正觉得卢平反而不合适了。
李一鸣抬头想了想:“再等三天,让他去南充,他家乡在那里,正好比照思考一下,人不能天天坐在办公室里玩笔杆子,不然是体会不到劳动价值的。”
周正活动了下脖颈,卢平回家乡也是个必然,南充那里地处中部,虽然不发达,但作为那里出来的人,卢平自然是有义务去盯建设。
这可不是发配!
而是另一种分配形式,在李一鸣边上学了这么多东西,你不去用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