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第二天,便让人以越王府的名义去发布告示,招募流民建设学府。
实际上,流民们盘踞在长安这么久,那些能作为劳力的精壮,大多数都被已经被大小的世家豪门给搜刮走了。
剩下来的人,绝大多数都是些老弱病残或者拖家带口的一大家子。
世家豪门要得是他们立刻成为劳动力,而不是要白白的养活着他们一群人。
所以其中纵然有的人是精壮,但舍不下家人,却也不愿意去了豪门做奴仆或者佃户。
事实上,就算李泰也不是什么人都收,比如哪怕老人,但只要没带孩子的,自己就不收。
反倒是一些拖家带口有孩子,李泰倒很乐意收下他们。
毕竟,这些人还逃灾中还能带着孩子,本身就是有着一定伦理道德。
相反那些真什么东西都没有,只自己孑然一身的人,真用起来还真不敢保证他们的心思。
这些劳力来后,李泰负责规划,马周负责执行,开始在高陵区域一边建设房屋,一边组织人手开垦,尽可能把冬小麦给种植下来。
开垦出来的田地自然是属于农业学府的,但这些田亩种植出来的粮食头跟他们五五分,且由农业学府承担他们的徭役。
以后他们若落户农业学府,那学府就可以租田给他们,换句话说,这些流民成为了农业学府的佃户。
李泰怀着反正封建时代都会陷入土地兼并这个无可避免怪圈,那与其等其他世家去兼并农民土地,还不如让自己来兼并好了。
如果自己成功夺嫡,到时再想办法解决,如果自己扑街了,反正也跳不出历史周期律,那老子就当养个怪物好了。
而对流民们来说,这里绝大多数人都是老弱病残,好不容易有个愿意收养自己等人,而且条件对他们来说也是能接受,毕竟这五五开的粮食是他们的纯粹收入。
徭役都被农业学府给承包了,那这买卖,说实话,他们还是很能接受的。
最重要的是,李泰管饭管住,对身为流民的他们来说,真的太久没吃饱过了。
他们也想活下来,想活过这个冬天,好不容易有了落脚处,他们自然就过来。
吃上了热腾腾的饭菜,甚至偶尔会有鸡蛋跟鸡肉,这些流民感觉自己又活过来了。
看在农业学府至少给他们吃饱饭的份上,他们也愿意为农业学府去开垦土地。
说实话,第一年开垦出来的土地,本来应该要先种上一批豆子,然后再种一年粟米。
慢慢让这开垦出来的田地成为熟田后再种植小麦,否则直接种植冬小麦不但产量低,而且容易结出空谷粒,所以直接种小麦就安排上来说,真的非常不合理。
所以正常来说,开荒头三年基本都是需要亏本的。
这也是很多地主不乐于进行开垦的原因,他们更喜欢通过手中的权利或者财富,直接收购已经成熟的优质田亩。
这样效率更高,毕竟在任何年代按照规则赚钱,终究是最省力的。
但李泰明白,如果不趁秋天把冬小麦种植下来,那这时节豆子与粟米都种植不了。
这样开垦出来的田地就要荒废上半年怕又要长草了,这样多亏啊!
所以李泰哪怕知道,明年冬小麦肯定歉收,但也只能继续去推行,能收一点是一点。
而在李泰规划好开垦田亩、新修水利之类的计划,马周这个未来名相,也开始展现出非凡调度能力,处理起李泰的计划来,也都能进行有效调整。
除了马周自身的非凡才能以外,李泰每次的计划也都是以现有资金为基础进行制定的,而不是空空画个圆,然后让马周无中生有。
这就让马周执行起计划来,非常游刃有余了。
流民的搭建茅草房,购置足够的食物,换取开垦的工具以及耕牛……一件件事都让马周有条不紊的安排起来,甚至马周本人偶尔还能抽空喝点小酒,美滋滋的看着在自己手下一点点建立起来的新城市。
有了马周在全权管理农业学府,这让李泰并没在开垦事情上太过投入太多的心思。
这时候,李泰能把自己的心思放在其他更多(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bqgw12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