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委员说的是北京市第五次(1991年—2010年)总体规划,在这一版的规划中,提出了两个战略转移的方针,强调市区不再扩大规模,而是在市区外围建设卫星城,以疏散中心城市过密的人口和产业;由于意识到古建筑的历史价值,这次规划还首次将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与发展作为独立的章节提出,从整体上保护北京旧城、传统城市中轴线、保护胡同格局等。
这一方案中,有不少都是林楼的贡献,但是由于大家依旧没想到中国经济的发展能如此迅猛,所以林楼提出来的好多意见都没有获得他们的认可。
刚开始还好一点儿,但是经过了这几年的迅猛发展,这一规划确定的发展目标实现的速度大大出乎了大家的预料,原本2010年才能实现的目标预计到2001年就能完成了,规划空间容量趋于饱和,难以再容纳更多新的城市功能,而新的问题却不断涌现。
人口增速快、城市中心区过度聚集、交通拥堵日趋严重、环境污染严重、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压力巨大……北京与巴黎、伦敦、纽约等很多城市一样,在快速城市化的发展背景下,难以避免地患上了“大城市病”,虽然现在病症看起来还比较轻,但吴委员等人已经敏锐地意识到,要是再不修改规划方案,将这些病症消灭在腠理之间,这些问题必然会越来越严重,以至于发展到无法解决的地步。
“现在,北京又打算申办奥运会,我觉得刚好可以利用这个机会,重新调整北京的总体规划方案,解决这些问题,给北京人带来更好的生活,让北京拥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吴委员说道。
“这是好事儿啊。”林楼知道,这是打算制定第六版的《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年—2020年)》了,这版方案将北京未来的发展目标定位于国家首都、世界城市、文化名城,并首次提出“宜居城市”概念。
相较于之前版本的规划,这一版本的理念无疑更加先进,不过依旧存在许多问题;城市规划就是这样,需要不断地进行调整,没有那个方案能一管就是几十年,要是真有这样的方案,并且真的管用,那绝不是规划师能力突出,而是这座城市的经济发展已经陷入停滞,几十年都没有大的变化。
“您有什么要我做的,尽管开口,咱还是和以前一样,我给您打下手。”林楼还以为吴委员是继续打算让他当助手,于是爽快地答应下来。
然而吴委员的回答却出乎了他的预料,他缓缓摇头,面带微笑看着林楼,“小楼啊,我今年都七十六了,你再让我继续负责这么繁重的工作,我肯定是吃不消的,所以这次我打算推荐你接替我的职位,担任新版本北京总体城市规划方案的负责人。”
林楼吃了一惊,刚想开口就被吴委员抬手拦住了,“你给特区和浦东做得城市规划方案我都认认真真地研究过,而且还专门去实地考察了好几次,这两个地方的城市发展确实比北京更加健康,更加符合未来发展的需求。”
“这不一样,浦东和特区几乎都是全新修建的城市,和北京这种历史悠久的老城市还是不一样,许多在北京要认真考虑的问题,在特区和浦东都不需要琢磨,做起来自然要简单的多!”林楼赶紧解释,这几项规划工作的难度肯定是不一样的。
给北京做城市规划方案要考虑的问题实在是太多了,吴委员这种老资格的院士都感到异常吃力,更何况自己。
“这些难道我不清楚么?但特区和浦东建设得确实比北京好,也是不争的事实,你现在也是院士了,有资格更有能力承担这样的工作!来之前我已经和几位领导还有规划委员会的同志沟通过了,他们都同意我的方案!”
“所以,你就不要推辞了,把这项工作交给你,我也放心,也能轻松下来,好好休息休息,写几本书,给学生上上课……”吴委员陷入美好的期望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