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国家艺术博物馆馆长卡特-布朗从普利兹克奖创立之初就担任评委会主席,对奖项的归属拥有决定性的影响力,对此公关团队也给出了方案,林桥会给某个基金会捐赠一笔款项,而该基金会会向美国国家艺术博物馆捐赠几件珍贵的文物、艺术品,这样的话,默契就在暗地里达成了。
不会有人觉察到中间的关系,美国那些大大小小的基金会大多都是干这个的,这些事情他们专业的很,要不然资本家养他们干什么?
英国建筑艺术赞助和收藏家彼得-巴隆博爵士、著名的艺术史专家索伍德爵士克拉克、英国艺术博物馆馆长罗斯柴尔德爵士都属于老钱阶层,对林桥这样的IT新贵有些抵触,让他自己出面的话,效果不一定好。
所以林桥专门过来拜托了小托马斯-沃森,他同样是老钱的一员,而且还是英国移民后裔,和这些老古董关系默契,让他出面运作,可以节省许多麻烦,至于他运作所付出的代价,林楼会通过同海伦-沃森的合作加倍还回去,经济上毫无损失,同时还能和两位卓越的年轻人打好关系,这种好事儿精明的小托马斯-沃森自然不会拒绝。
至于菲亚特主席阿涅利,林楼也有办法,阿涅利家族是意大利首屈一指的豪门,连普通人都知道他们家的尤文图斯足球队,一般人想接触他们还真是不容易,好在林楼和皮尔-卡丹的关系不错,而皮尔-卡丹也是意大利人,同阿涅利家族有一定交情,让阿涅利顺手帮点小忙倒是没什么问题。
至于那位著名建筑评论家阿达-路易斯-哈克斯坦布尔,应对起来就更简单了,他是所有评审里面资产最少的,公关公司有的是办法来说服他,而且一切手段都完全合法,根本不同担心人来查,毕竟他们可是专业干这个的。
别说普利兹克奖这种只在建筑界内部拥有巨大影响力,外界毫不关心的奖项了,就算是奥斯卡奖,他们也都有这完整的方案。
而在国内,大家还都不敢想奖项竟然可以运作,那天参加会议的记者都不敢把在会场上听到的话刊登在媒体上,他们还是不够自信,不认为中国的建筑师能够获得建筑界最高奖项。
只是这么有价值的新闻要是不报道的话,实在是心痒难当啊,于是他们只能先做一些预热工作,比如接着贝聿铭回国的机会,在报道文章里特意点出贝聿铭1983年成为第五位普利兹克奖得主的消息,并对普利兹克奖进行了介绍。
然后毫不意外地选择了“建筑界的诺贝尔奖”这个形容词,好让读者们对这一奖项提前有个印象,免得林楼万一获奖的话,还要肥大力气给读者普及啥叫普利兹克奖;当然,如果真有那么一天,这些工作肯定还是要做的,而且要做的更加细致,只是眼下,能让读者提前有个印象总是好的。
建筑界内部,同样在流传着那天迈克和约翰的对话,他们纷纷猜测着林楼获奖的希望到底大不大,很多人都觉得林楼很有希望获奖,只是得再等几年,或许要到十多年以后,等他四十来岁的时候再拿奖吧。
就这样,不知不觉就到了普利兹克奖公布的时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