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在收到这个消息之后,我就一直在琢磨解决方案的问题,现在已经有了点粗浅的想法!”顾杰站在楼梯上,大有意气风发挥斥方遒的气势。
“顾老师,现在还没决定这个项目到底交给谁来做呢!您就当着大家伙儿的面儿说自己的想法,有点不太合适吧?”徐家平连忙出声阻止。
如果是日后正常的建筑设计项目竞标,肯定不会有人傻乎乎的在竞争对手面前透露自己的方案,就算是有那肯定也是忽悠对手走弯路的。
但是现在,他们之间可不是**裸的竞争,要是顾杰先说出来,那么林楼他们就算有稍微有点类似的想法,也只能放弃了,不然人家到时候一说,那谁谁抄我的想法,林楼他们在建筑界的名声可就彻底臭了。
“不要紧,互相交流学习么!”在顾杰看来,要想解决林州大学图书馆的问题,就只有一条路要走,那么现在就先把这条路给堵死了再说,我倒要看看,没了我这个办法,你们还能拿出什么办法来!
本书由公众号整理制作。关注VX【书友大本营】,看书领现金红包!
于是他刷刷地翻开笔记本,亮出了自己之前绘制的草图,只见在原来的大楼顶端,伸出了两个粗大的核心筒,然后两栋新的大楼就以核心筒为支点,悬在老图书馆的顶端。
“高校长,闻主任,我的计划是这样的,采用国际先进的高层大跨度悬挑预应力空间超静定结构体系,在旧楼中间建造两个由电梯井道、楼梯、通风井、电缆井、公共卫生间、部分设备间围护形成中央核心筒,与外围框架形成一个外框内筒结构,以钢筋混凝土浇筑。”
“这种结构极其容易受力,所以只用两个砼筒就足以支撑起两座塔楼,筒向四周悬挑预应力梁,梁挑出距离可以达到8米,足以满足扩建面积的需求!”
说道砼这个字的时候顾杰稍微有点别扭,因为这个字是清华的人发明的,毕业于清华大学的著名结构学家蔡方荫教授于1953年创造了这个字。
当时教学科技落后,没有录音机、复印机,学生上课听讲全靠记笔记。混凝土是建筑工程中最常用的词,但笔划太多,写起来费力又费时。;是思维敏捷的蔡方荫就大胆用人工石三字代替混凝土。
因为混凝土三字共有三十笔,而人工石三字才十笔,可省下二十笔,大大加快了笔记速度,后来人工石合成了砼。
构形会意为“人工合成的石头,混凝土坚硬如石”,并在大学生中得到推广,1955年7月,中国科学院编译出版委员会名词室审定颁布的《结构工程名词》一书中,明确推荐砼与混凝土一词并用;从此,砼被广泛采用于各类建筑工程的书刊中。
但是那又怎么样?就算这个字是你们清华发明的,但论起结构方面,国内还是我们同济第一!而我这个项目所展示的就是结构的美感,顾杰很快调整好了状态。